儿科护理技术创新又跨出一大步
“孩子全身肿胀加上身上多处皮肤外伤,很难再找到一条好的外周浅静脉了,现在患儿血压偏低需要使用多巴胺针持续维持,怎么办?”儿科重症监护室里,护士小王难过地向护士长汇报。
这是儿科病房收住的刚出生50多天因车祸外伤导致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在急诊科心肺复苏术后转入NICU。在主任护士长的指挥下立刻成立科内抢救小组,入院后予接呼吸机辅助呼吸,GCS评分3分,患儿没有自主呼吸,心率快、血压低,“加快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复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可是静脉通路怎么办?怎么办?找静脉、赶紧找静脉.....然而面对这个全身肿胀多处皮肤外伤的患儿,实在是找不到一丝血管,简单又巨大的难题摆在了医护人员面前,解决不了血管通路问题其他一切治疗都是枉然。
护士长迅速联系麻醉科协助帮忙,但我院没有小婴儿导管,联系台州其他医院儿科,他们对小婴儿CVC置管经验也不足,为数几例幼儿的也是麻醉科在做,有创血压监测更是经验为零。此时护士长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左思右想最后决定用成人最小号cvc导管穿刺。在ICU护士长大力支持下,开始测量长度、解剖定位、局麻,经过一番艰苦穿刺后回血畅,股静脉置管最终成功,妥善固定。“生命通道打开了”,这意味着这个小生命又多了一线希望,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突破,并且成功了。
这时的护士长已经面色潮红汗流浃背,在忙碌中看到她欣慰地笑了,眼中还带着闪闪泪光。一个难题解决之后,又一难题接踵而来,氧饱和度下降,调试呼吸机参数,复查血气。“血气?这娃全身高度肿胀,反复穿刺,桡动脉细弱,怎么办啊?”小陈一脸的惆怅,眼睛鼻子都揪到了一起。护士长果断决定进行尝试小婴儿有创血压监测(ABP),准备成人最小号的动脉穿刺管,只见护士长又开始弯下腰,努力地在触及,看她眉头紧锁,反复定位,看到了一丝鲜红的动脉血从动脉穿刺针内喷射出来。“成功了,成功了!”大伙忍不住欢呼、鼓掌。有了有创血压监测监测,又为这小生命带来保驾护航的法器。这也是儿科一个创新技术,在市内同等医院处于领先地位。
面对这个身上插满管子的小生命,儿科所有人面部表情都是相同的。回想曾经多少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多少次救治成功的欣喜,多少次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多少次回想家长感激的握手,每每看到孩子脸上露出明朗的笑容,并倍感欣慰。面对这个多发伤患儿,我们仍不懈地在和死神做斗争,希望能有奇迹出现,希望小小生命得以延续,希望......柯胡燕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