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暖心护士长送11年“暖心茶”
“小崔护士长,你这碗桂圆汤,我都喝第三年了!这些年来,每年的正月初一,都是你陪着我过新年。我心里过意不去啊!我们这些老病号在医院里,比待在家里还要温馨。你们做事周到,仙居人民医院的这些医生护士真好啊!”狗年正月初一的早晨,患有慢性肺病的朱汝珍大爷喝着呼吸科崔娅丽护士长为他们准备的桂圆茶,发自肺腑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此时的桂圆汤,是暖心的。它不仅是呼吸科全体医务人员对患者早日康复的祝愿,也是患者对医务工作者的感激与认可。
说起桂圆汤,它是仙居人最熟悉不过的“发财茶”。每年正月初一的早晨。大家都会喝这碗茶,祈盼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财运亨通。孙辈们会在正月初一这一天的清晨,用桶盘捧送“发财茶”至长辈跟前,行叩首礼敬茶。长辈们在饮完后,会放置压岁钱在桶盘上。在收到红包的孩子们的欢喜声中,新年的喜庆便荡漾开来。
崔娅丽护士长说:“为了让年初一还在住院的病人们也感受到在家的年味,科室特地为每一位病人准备了桂圆茶,不为发财,只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康复出院。所以,称之为‘健康茶’更合适!”
今年腊月二十五这天下午,是崔娅丽护士长难得休息的日子。她去县城的超市转了转,开始置办年货。按照仙居当地过年前的传统习俗,人们流传着“二十五,磨豆腐”,“二十五,糊窗户”等习俗,寓意“来年生活富余”。像往年一样,崔护士长去超市,买得不是黄豆,也不是豆腐,她买得是干桂圆。崔护士长估算了一下今年呼吸科住院的病人,核定的床位都住满了,连上加床有五六十人呢,估计年三十前一些好转的病人都会选择出院。最后,她买了十五斤的干桂圆,大概能泡六十杯左右的桂圆茶。
护士长一家三口晚饭后,一起围着桌子剥干桂圆。十五斤的干桂圆,三个人剥得很麻利,大桂圆挤破了小桂圆,果肉便从破碎的壳中拿出来,就算这样的速度,还是整整剥了两个多小时。一家三个人都甩了甩酸胀的手,彼此相望而笑。女儿问母亲:“妈妈,今年还折千纸鹤吗?”崔娅丽笑了笑说:“今年因为流感等原因,病人很多,医务人员都忙得下不了班,千纸鹤就省了吧。我们的心意送到就好了。”
大年三十的后半夜,护士小赵早早就把第一锅桂圆汤烧好了,等到正月初一的早晨,第二锅桂圆汤也煮好了。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向病人们递上一杯桂圆茶,向他们问好,祝福他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于是,便有了开篇那让人动容的一幕。
送“健康茶”的风俗,在呼吸科,已经整整持续了11年。从2008年崔娅丽任护士长起,每年的正月初一,她都会为科内的病人送上这杯“暖心茶”。算起来,大概有近千人喝过这杯茶。这其中透出的,不仅是家的味道,还有那浓浓的医患深情。每年,有的患者会送上自家产的橘子表示谢意,有的患者则提议给我们的医护人员发压岁钱……虽然我们都婉言谢绝了,可是那一刻,总是让人觉得温馨而难忘;那一刻,总会让医务工作者夜班后的疲惫一扫而光……
不光送桂圆茶,还要换被褥。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那两天,无论护理工作多么忙碌,崔护士长和她的团队都会把所有病床上的被褥分批次换上干净的。是啊,过年前,在家不就是这样换被铺的吗?过年了,一切都得干干净净的,清清爽爽的。
也许,正如崔娅丽护士长说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为病人递上一碗桂圆茶,替他们换一床干净的被铺,能让不能回家的病人觉得在医院里,也有在家里的感觉,就是替他们弥补了“不能在家过节”那么一点点的小缺憾。
“我为你扫洒屋宇”,“我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我用我的爱去做平凡的事”。仙医的护士,正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精神,为她们点赞! 应美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