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穿”技术的完美探索 —NICU首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独立置管成功
2018年8月8日上午,继上次在专家的指导下,共同协作成功为两名新生儿进行PICC置管后,仙居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再次开启新篇章,由本科护士独立完成,成功为一位胎龄29+2周、体重1000g宝宝成功进行了PICC置管穿刺。此次置管成功标志
了我院新生儿PICC独立置管的开启,标志着我院新生儿科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个脸只有三指宽的小家伙自从进了监护室,就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每日全靠体外营养支持。“每到值班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一怕静脉外渗导致血管组织坏死,二则患儿外周静脉细小实在没地方找静脉啊。”监护室的小吴表示压力很大。责任组长姚闺玲也很无奈:“每天称体重都不见增长,这样的静脉营养维持不了她的需求,怎么去做到增强抵抗力。”儿科主任王伟杰和护士长张丽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与患儿家长经过详细沟通,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决定马上为患儿行PICC置管,为宝宝尽快打开生命的重要通道。
相对之前30+2周的姐妹花(1100g和1400g),这个小生命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经过大量观摩与练习,在与专家们不断切磋及自身努力探索的情况下,我们的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日渐成熟,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去独立完成这项操作,尽管这个只有1000g小生命的血管难找十倍,但是再差的条件我们也要迎难而上,努力做好,这也是对一直支持和信任我们的家属最大的回馈!”张丽英护士长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信。
8月8日上午,由儿科护士长张丽英、专科护士姚闺玲组成的穿刺小组准备用物,选静脉,测量置管长度,消毒穿刺部位,所有程序有条不紊。依然选用1.9号导管,由姚闺玲专科护士从右手桡静脉一针见血,张丽英护士长缓慢送管,当看到柔软如丝的导管一小寸一小寸往里送进时,大家都轻轻松了一口气,穿到导管预留位置时,再次抽回血,回血通畅。此时穿刺小组的两位成员才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可是首次独立使用盲穿技术PICC置管,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成功的完成了。X线显示导管位置良好
该项盲穿技术的成功独立开展,及时解决了本院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治疗的护理难题,提高了NICU的护理质量,未来我院新生儿科护理将会迎来更多挑战,我们的护理水平也将得到更大的提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