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可以吃饭可以说话了

时间:2019-05-09 浏览:
分享到:

          无法说话,通过导管进食,进食没有味道,更没有饱腹感,对于一个因为气管切开而进行长期鼻饲饮食的患者,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2018年的8月3号,家住白塔郭岩村的郭大伯因肺癌在省级医院行手术摘除术,术后继发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予气管切开,因肺部感染控制不佳,一直气管切开并予鼻饲管喂食,并辗转于各大医院治疗,在4月10号入住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南八病区)。

    入住后责任护士评估了郭大伯的咳嗽与吞咽能力,赵坚主任与主管医师郭婷婷、医师顾红霞对患者的病情治疗进行了研讨,邀请了五官科徐医生共同对其制订了气管切开堵管的计划。责任护士对患者的咳嗽咳痰能力进行每天评估,并对痰液的粘稠度进行分度观察,同时使用医用排痰机协助排痰。4月15号进行试堵管,夜班护士进行了重点交班,每半小时测一次氧饱和度。对其陪护者也加强了宣教,有任何异常或患者的不适,第一时间通知护士。经过2天的堵管,郭大伯呼吸自如,无任何胸闷不适,4月17号由五官科徐医生对其进行了气管套管的拔管。同时我们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对其进行了心理护理,考虑家属在长达近一年的气管切开,担忧会堵管不成功的心理,护士长特地列举了拔管成功的案例劝慰家属,为其开导。气管切开堵管成功后,我们对郭大伯进行了洼田饮水试验的测试,确定患者吞咽功能符合拔管指征予以拔除了胃管,开始进行经口进食。从流质到软食,少量多餐,一步一步稳稳地递增,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

郭大伯在经历255天鼻饲饮食,成功经过气管切开堵管后,拉着护士长的手激动地说到:“255天了,没有一餐吃饱饭,现在可以重新自已吃饭,终于又能感觉到食物的味道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激动中带着哽咽。气管切开由于气管切开处漏风,发声会困难,平时郭大伯沟通也存在很大的困难。现在的郭大伯用他老伴的话说:“他总算是重见天日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