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上的担当和使命——仙居县120救护车护航疫情最前线
今天的故事要从一封请战书开始
请战书
我自愿放弃休息日,24小时在医院待命,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仙居县医疗急救指挥中心全体人员
1月26日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除了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外,还有一群人距离病毒最近,他们就是负责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发热患者转运工作的急救中心驾驶员和医生护士们。
接警后,防护装备必须快速完成
时间就是生命!铃声就是命令!
“马上出发!”接到转运任务后,郑新颖利索地从货架上取出手套、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鞋套等10件防护装备,按顺序穿戴,并检查好密封性。“不清楚病人的具体情况,也不知道赶过去的这段时间内会不会发生什么变故,只盼着快点、快点、再快点。”
从急救中心出发,赶往指定地点。驾驶员林江海说道:“这段时间大家都居家隔离,外面人少车少路况好,路上时间会缩短很多,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更多宝贵的时间。以往出车都要一路鸣笛疾驰,自疫情发生后笛声几乎没开过。”
每趟转运患者后,全面消杀
飞沫、接触,都可以引起病毒的传播,切断传播途径很关键,所以救护车的消杀工作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每次在转运发热病人后,立刻对全车进行严密的消毒处理。
为了降低感染发生率,急救指挥中心人员主动请院感科老师前来授课,学习防控疫情的专业知识、如何穿脱防护用品及救护车的消毒流程,以便更好地完成转运工作。急救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俞伟说道:“如果一个小细节做不好,就会导致医护人员被感染。只有洗消工作到位,才能保证车子能够安全出发,医护人员能够安全工作。”
俞伟主任每一次出车后,一丝不苟的对救护车进行终末处理
疫情期间报警量大增,最多一天出车超77次
从1月21日8:00到2月19日16:00止,接到急救电话6447次,出车量1156次。
最忙的一天是2月5日,接警电话387次,出车77次,其中一个驾驶员独自出车25趟,较平时增加三倍。
很多人都是问有关疫情的问题,我们的接线员既要正常接警、派车,还要跟来电求助的群众解释各种各样的疫情问题,有时遇到性子急的人还要受到他的不理解。一个班下来,小姑娘们喉咙都是沙哑的,接线台坐久了也导致站起来后步子都迈不开 。即便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接线员姑娘仍保持了非常敬业专业的状态。
“相信我们不会倒下去的,再坚持坚持,疫情就会过去了”。所有的接线员纷纷表示,非常时期,她们会以更加饱满的精气神去接好每一个电话,派好每一次出车任务。
他们即承受着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守护每一位患者安全。为了节省一次性防护服和防护用品,他们在值班前尽量不喝水和液态食物。
“逆行”转运病患,他们使命必达
1月26日,为了预防交叉感染,溪港乡四个村有40个村民需要送到集中隔离点隔离,需要救护车转运。经过防控指挥部商议,决定实施一户一车转运,一共出车13趟,溪港乡转运到横溪隔离点来回一趟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从上午11点钟开到凌晨1点钟才结束任务,当他们脱下眼罩口罩和防护服时全身都湿透了。等他们返回医院,往往是刚结束一个任务,就接到下一个出车任务。尽管错过了饭点,但师傅们也毫无怨言,应远坚定地说:“面对疫情就是面对战斗!我们不上谁上?只要是医务人员就都会勇往直前跟病毒做斗争,直到彻底把它消灭!”
刚结束一个任务,立马又出发下一个任务
他们每天即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还要保证行车安全,同时还得协助随车医护人员搬运病人,安抚病人家属情绪,尽力消除他们心中的恐慌……
120驾驶员们深知自己与随时可能出现新冠肺炎病人的“零距离”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时刻冲锋在前,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急救中心作为急先锋排头兵,责无旁贷冲锋在前,从防疫号角吹响的那一天开始,就没有了上班下班之说,兄弟们主动请愿:我们都留下来!急救中心的电话7×24小时接通,救护车7×24小时待命,守护着我们这座城。
你感到无聊的家,是他们最想回的地方
每天晚上得空的时候视频几分钟,给家里人报平安,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自己要保护好自己”、“注意身体”、“多穿点衣服”,一句句叮咛泪湿了院前兄弟们的眼角。他们总是如此,能扛得住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却抵不住亲人那份深情的温暖,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听,那救护车的声音急促而来
与时间赛跑的你们
也请注意安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