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来自无声世界的“声音”
谢谢你们!
仙居加油!
脑外科加油!
这是仙居县人民医院脑外科一位出院患者小莹(化名)写在写字板上的内容
说起小莹,脑外科的医生护士不由又想到了那个爱笑爱撒娇的聋哑姑娘。
小莹喜欢一边挂瓶一边在走廊活动,还喜欢躺在病床上看剧,每次护士走过她身边她都会开心的比划手势和他们交流,她记得吴医师,记得璐娜护士长,甚至连小护士的名字也知道。
而她们之间的交流,全靠一块写字板!
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2个月前,因为一场车祸,小莹被送进了急诊室,颅脑损伤需要即刻手术。神经外科吴智刚主任医师会诊完后立即与家属进行一次详细的术前谈话,在家属信任与支持下,吴医师与金勇波医师为她行开颅右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与去骨瓣减压术。
然而,因为脑压极高,脑组织膨隆,左侧瞳孔散大,ct示左侧硬膜外血肿较前明显增大,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手术难度进一步增大,吴医师当机立断再行左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漫漫长夜,争分夺秒,经历了6小时的手术,终于救回了她。在ICU病房一星期后,转回脑外科继续治疗。
精心护理,康复出院
家属担心预后还有费用,吴医师与护士长安慰家属,可以先用药后付费,并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去治疗她。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莹从意识模糊逐渐到清醒,从被动翻身到生活自理,她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大年三十,因为要进行二次颅骨修补手术,小莹无法出院,阿姨给了她一个红包,她特别开心的向我们展示了她的新年红包,病房里一片欢乐声。
经过一次抢救三次手术,小莹出院了,这个乐观善良的姑娘,在离开之前还写下了“谢谢你们!仙居加油!脑外科加油!”
小莹与吴智刚医师、王璐娜护士长合照
临走时,细心照顾小莹两个月同样是聋哑人的老公与医护人员感谢道别,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们只有在心里祝福,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脑外伤康复期五大误区
误区一
我只是头部受过伤,既然医生说我可以出院就是完全好了,不需要复查。
出院或者症状已经消失,不代表头部的出血完全被吸收,而且有一些出血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因此,一般建议出院后1至3个月复查以查看头部受伤恢复情况以及出血的吸收情况,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医生还要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等。
误区二
伤的是脑袋,康复期千万不要乱动,要躺在床上静养啊!
脑外伤后患者处于康复期时,首要任务就是功能的锻炼与恢复。应从急性期延续至恢复期,甚至终身,一些脑外伤患者在康复期仍处于卧床不能下地活动的状态,也应该帮助患者做系统的、有效的肢体活动,给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打下基础。
误区三
脑外伤后做了开颅手术,伤了元气,一定要尽可能大补!
脑外伤后做了开颅手术,的确对患者身体影响很大,康复期应增加营养,但不可一味进补,膳食应合理搭配,不宜进食大量荤油及动物内脏等,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多食谷类、豆类、奶类及蔬菜瓜果,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误区四
我们还没有完全恢复到受伤之前的状态,医生不可以让我们出院!
脑外伤的康复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应在头部伤情稳定之后听取医生的建议,在适合的时期出院或者转院进行系统的康复及功能锻炼。医院内环境较为复杂,各种细菌病毒多见,易发生交叉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误区五
家人头部受过重伤,还昏迷过,如今好了什么都别让他做了
脑外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后遗症,如语言障碍、听力障碍、肢体活动障碍、记忆力减退等等,绝大部分后遗症并不是靠“养”就可以好转的,康复期家人在照顾患者的同时应视情况尽可能维持患者的社会属性,让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鼓励患者参与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专家介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