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超声的世界

时间:2012-03-22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一个“超声”仪器里有一个世界。对于从事“超声”工作近20年的李劲松来说,“超声”这个词,不仅是他的事业,更是他热衷并投身创研,取得丰硕成果的舞台。
    作为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李劲松在业务上刻苦专研,精益求精,为医院超声科带来了很多领先的技术和理念。他率先在院内开展无酒精注射治疗肝癌,肾囊肿介入治疗,心脏、浅表器官等诊断水平走在台州前列。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诊疗仪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他们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读出病人的危险信号,为病人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而李劲松就是这些机器的操控者。
    “超声科整个发展才五六十年,发展的比较快,以前我们医院检查的项目比较小,现在不一样了,像眼睛等部位,我们通过看书、外出学习,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之后,逐渐开展起来。”李劲松告诉记者。
    李劲松不仅在业务研究上获得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医德方面,也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只要说起李医师,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位脸上经常挂着笑容,脾气很好的医生。“我们李医师拥有一个好脾气,从来不发火,对待病人那是相当的有耐心。”护士李文琴告诉记者。
    说话间,一袭白大褂出现在眼前,忙碌的身影有序而温和。“诺,他就是李医师了。”李文琴说。李医师坐在仪器前,细致耐心地为病人做着检查,并与病人亲切地交谈着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李医师这人真的很好,我们每次来都是他做的检查,检查的又仔细,态度又好,我们对他是非常信任的。”一位正等待结果的病人说道。
    “我们对病人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耐心,那都是应该的,因为他们身体上正承受着痛苦,那我们就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这也是医生的职责。”采访中,李劲松说起对病人的态度,他觉得这就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超声科非常忙绿,要做的永远比说的要多,虽然说的少,但是我们不能把与病人沟通的这点时间都省略掉,在做检查的时候,要多与病人沟通,多了解他们的病史,才能够得出更准确的结果。”李劲松说。因为沟通和了解,医生关注到了被病人忽略的很多细节,也更容易检查出病因。
    有一次,一位病人患有胆囊癌,但是我们那时候超声科的机器还没有现在那么先进,在那时现有的条件下,检查不出正在的病因。一开始,医生一开始还以为是胆囊炎,但是李劲松凭借着自己所学的知识,判断该病人患的是胆囊癌,后来,病人到上海再次检查,得出的结果确实是胆囊癌。“那时候多亏李医师,才及时让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护士说道。
    平时我们工作量很大,科室里面每个人都非常忙,但是不管多忙,李医师对待工作都很认真,人也很随和,不管是对待病人还是工作人员,有很多病人都指定要求他给做检查,他也从来没有觉得不耐烦,他也总是告诉我们要多询问病人的情况,这样对治疗会有作用。在采访中李文琴告诉记者。
   “怎么做对病人有好处,我们就应该怎么做,病人永远不会嫌医生啰嗦的。”李劲松说道。在检查时,多询问病人的病史,那是非常有必要的。上次有一位病人,吃了一种草药,对肝脏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病人并不知道,还以为能够有效治疗自己的病。到医院检查,开始还以为是肝硬化,但经过医生的仔细询问,了解他的病史和用药情况,发现原来是这些草药在作怪,导致阻塞了血管,才会造成肝硬化的现象。“像这种情况,要是当时不仔细的了解,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李劲松说道,“所以耐心细致,在我们科室来讲非常的重要,因为病人的满意,才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这就是李劲松,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人之举,在超声这个深无边界的世界里,他一直努力探索着,前进着,用他的满腔热情和智慧,为超声事业默默奉献着。(李超群)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