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是痔疮,一查却是肠癌!警惕身体这些信号

时间:2024-09-03 来源:内镜中心 娄蕾蕾 浏览:
分享到:

吓到“菊花一紧” 

说到肛门出血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

是什么?痔疮?

 

反复便血,以为是痔疮没想到是肠癌

 

37岁的柯女士因腹疼、便血来到仙居县人民医院就诊。一年前她就已经出现便血,当时自认为是痔疮出血,便自行使用痔疮药物,也没有引起重视。


医生仔细询问了她的病情并查体后告知,她肚子痛和便血不是痔疮引起的,很可能是肠子里其他的问题,建议做个结肠镜检查,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医生很快为她安排了肠镜检查。

 

IMG_264 蒋青医师正在肠镜检查中


内镜下结果提示肠癌晚期


37岁,如此年轻的生命一检查却是癌症,还是晚期阶段。这个结果对柯女士及其家人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当场医务人员都感到万分惋惜。

 

沉痛的事实也警醒着年轻人,要重视自己的肛肠症状,定期筛查很重要,早发现早治疗。

 

痔疮,作为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主要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或瘙痒等症状。由肛门周围的血管丛扩张或下移引起,属于良性疾病,通过适当的治疗和生活习惯调整,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由于这些症状与肠癌早期的一些表现相似,不少患者因此延误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机。


大肠癌常见症状

 

1、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改变

常为首先出现的症状。多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不成形或稀便及少量便血等。病情发展出现部分肠梗阻时,可出现腹泻或便秘交替现象。而肿瘤一旦破裂,还会出现拉鲜红色血便。

2、腹痛

也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疼痛部位常不确切,程度多较轻,为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当癌肿并发感染或肠梗阻时,腹痛加剧,甚至出现阵发性绞痛。

3、肠梗阻

多为晚期症状。因为肿瘤占据了肠腔的部分空间,使大便难以通过,出现便秘、腹胀、大便硬结、大便呈条索状、变细。有时伴腹部胀痛或阵发性绞痛,进食后症状加重。

 

对于肠癌而言,肠镜检查更是其早期发现的“金标准”。通过肠镜检查,医生可以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明确病变性质,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为何要及早行肠镜检查?

 

肠癌的高发年龄在55岁之后,而息肉变成癌需要5-15年

 

1.早发现、早治疗:肠癌的早期治愈率远高于晚期。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在肿瘤尚未扩散前发现并切除,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预防癌前病变:肠镜检查还能发现并处理一些癌前病变,如肠道息肉,这些息肉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

3. 个性化筛查建议:根据肠镜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给出个性化的筛查建议,帮助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计划。

 

因此,一般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做一次肠镜下的肠癌(肠道早癌)筛查。有肠癌家族史、长期便秘或腹泻、便血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当然,如果您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消瘦、贫血、排便不尽感等相关症状,即使年龄没有达到40岁,也建议到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及早完善肠镜等相关检查。

 

肠镜如果发现异常怎么办?

 

如果肠镜下发现了息肉,医生可能在检查过程中就把息肉切除了。

 如果息肉很大,或者发现肿瘤等其他可疑病变,医生会做活检,取部分或全部病变组织送去化验,病理科大概3-5个工作日后会发出检查报告,告知病变性质,以便于下一步的诊疗。

 

还有,肠镜有无痛版!

所以,不要抗拒做肠镜

该做还是要做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