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 丨PICC诊室的那些故事

时间:2024-11-29 来源:门诊部 杨利亚 浏览:
分享到:

故事一:吴大伯的欢乐日常

吴大伯是一位68岁的肠癌术后患者,他红润的面部只嵌有几条细纹,笑起来特祥和,他每次来到PICC诊室总是一手拿着挂号单,一手拿着手机听着歌,然后乐呵呵地笑着报道:“杨医生!我来了。”

他的快乐总会感染周围的患者。您看他又向我和其他病友看他早上刚录的拉二胡短视频(铁道游击队)。其他患者问他:“我化疗第五次了,每次结束,身体都很虚弱,您化疗后吃饭怎么样?您还有力气玩抖音?”吴大伯一边让我们看他以前录的短视频一边笑嘻嘻地说:“我啊!我每次化疗回来后也有一个星期左右要难受啊!吃不好、睡不好,全身上下说不出来了哪里不舒服,等缓过来我就能吃就吃、能睡就睡,吃好睡好就去剧院门口那边唱歌、拉二胡、和朋友聊天。没有啥大事的!不要太把自己当病人,忍一忍过了这段化疗时间就好了……我已第六次了,等下个月复查一下就可以把这管子拔了……”

看着吴大伯和其他病友有说有笑一起走岀诊室然后他又转头微笑着和我说:“谢谢!走了啊!”我挺为他的乐观而高兴。

 

故事二: 美丽优雅的小仙女

她娇小玲珑甚是可爱,大大的眼睛会说话,穿着打扮很时尚,虽然带着价格不菲的假发帽,但我们看不出她是一位乳腺癌患者。

经历了第二次化疗后她的头发就大把大把的掉,她也曾悲伤过、忧郁过,我们建议她剃光头,并安慰她剃了光头就不会因掉头发而烦恼,等整个疗程结束,从头开始,又会长出一头秀发。一开始她是拒绝的,后来听从我们的建议,真的剃光了头。接着她隔三差五买各式帽子、还把各种丝巾编制成帽子、又买了假发帽。后来她每次来维护管道,总是打扮的精致、优雅又大方,还俏皮的问我们:“我今天好看吗?”。我们诊室的同事都戏称她是美丽的小蝴蝶、可爱的小妖精、优雅的小仙女,以致我们都忘了她的真名。

后来在她的朋友圈,我经常能看到她晒旅游美照、晒聚会、晒美食……与生病无关,会打扮自己也是一种能力,精致的好好活着,是对自己的尊重;优雅的老去,是对生命的敬仰。


故事三:多疑忧虑的陈大姐

陈大姐也是一位乳腺癌患者,50岁生日刚过,她清瘦高挑,面色黄而晦暗。自从三个月前发病后,一天睡不了几小时,就算睡着的这几小时里也总是醒醒睡睡,睡得总不踏实,人也变得越来越敏感多疑,总感觉她丈夫不如以前对她好。

有一个比较闲的冬日下午,我为她维护好管道,她流着泪跟我聊了很多很多。我劝慰道:“生病后忧伤多虑是难免的,在您生病的这段时间里,您丈夫得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他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不会比您轻……想多了人会更忧郁,又解决不了问题,您管不了那么多,您现在只需管好自己就好,健康比什么都重要……”那天下午我还带她挂了精神心理科,找医生开了安神助眠的药。

两个月后陈大姐突然又来到PICC诊室,我惊喜的发现,陈大姐精气神非常棒,面色也转红润了,她微笑着说:“我今日路过医院来看看你,我现在整个治疗都结束了,睡眠也挺好的,一觉能睡到大天亮了……”看着陈大姐能够战胜自己走出了人生低谷,心情变得开朗,我是非常的欣慰。

 

故事四:社恐的张大妈

张大妈65岁,是一位肺癌患者。在管道维护的过程中闲聊得知,她生病后就整天宅家,不爱说话了,不敢也不愿出门,怕邻居笑话嫌弃她,怕自己的病会传染给别人,甚至在家碗筷也单独洗用,更怕自己的病传染给家人。

我们知道张大妈的心里症结后,跟她和家属解释说:“这癌症不是传染病,是不会传染给别人的,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出去走走,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恢复是有好处的。”还劝慰她说:“人的一生,谁会做到不生病,谁能长生不老啊!没有人会嫌弃您的。”听了我的解释、开导,张大妈如释重负、豁然大悟。

 

来PICC诊室还有无钱支付本次置管维护费用需等着下个月工资的张大叔,还有因疾病提前早熟、懂事的小朋友吴小乐(化名)……那是一群特殊的患者,他(她)们通常伴有焦虑、恐惧不安、敏感多疑、抑郁等不良情绪,面对疾病、死亡总有无尽的忧伤、无助……


生活中,具有治愈能力的不只是药物和医者,温暖的话语、默默的陪伴、人间草木、清风明月、高山大川都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而作为医者,我们该怎样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呢?我想我要铭记并去践行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PICC门诊是为满足广大患者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营养支持等需求而设立的专业门诊。该门诊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静脉通路解决方案。我院设立PICC门诊已十多年,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开诊。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