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梗阻不开刀,成功“渡劫”,多亏内镜下这根“小导管
得了肠梗阻
禁食+胃肠减压≠缓解好转
手术=风险大
怎么办?
我院内镜中心
提供了一种理想的
创伤小的治疗办法
用一根“小导管”发挥“大力量”
来解决棘手的肠梗阻
近日,仙居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为一名肠梗阻患者成功实施了内镜引导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腹痛难忍,梗阻入院
老卢因停止排便排气数天,腹痛呈持续性加重,整个腹部膨隆伴压痛,遂来到我院胃肠外科进行诊治。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肠梗阻。
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旦发作,肠腔内容物不断积聚增多,肠管壁将逐渐出现缺血、水肿,甚至可能出现肠管坏死、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状况。因此,必须尽快解除梗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老卢入院后,医护人员对他进行禁食并胃肠减压,但是效果不佳,腹疼腹胀得不到缓解。
无法手术,保守效果甚微,新的办法出现
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老卢无法承受手术治疗,而保守治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考虑到患者病情的紧急性与复杂性,胃肠外科迅速联系内镜中心吕丽红主任会诊。
“此类病人普通胃肠减压治疗效果差,放置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应该效果较好,有望解除肠梗阻。”经与患者家属耐心沟通后,最终决定采用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进行治疗。
肠梗阻导管分为经鼻型和经肛型两种。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通过将一根细长的导管经患者鼻腔插入,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使其到达肠梗阻部位。这根导管就像是为肠道开通的一条“应急通道”,能够有效地缓解肠梗阻症状。尤其对于低位小肠梗阻患者,肠梗阻导管的引流效果优于胃管。
肠梗阻导管实物图
在胃镜引导下,吕丽红主任应用导丝将肠梗阻导管插至十二指肠降部以下,导管随肠蠕动不断向前移行,直接抽吸减压,迅速降低肠腔内的压力,消除肠管水肿,缓解梗阻症状。
手术过程顺利,导管成功置入后,患者的腹胀腹痛症状明显减轻。经过后续治疗,患者恢复正常饮食,目前已康复出院。
吕丽红主任介绍
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具有治疗周期短、见效快、创伤小等优点。
1. 对于单纯性粘连肠梗阻,可有效解除梗阻,避免手术;
2. 对于复杂性或难治性肠梗阻,导管可作为小肠内支架(肠排列导管),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3. 对于晚期肿瘤性梗阻,可通过导管进行术前和术后的胃肠减压、肠内营养、药物灌注治疗等,有望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此次内镜下肠梗阻导管置入术的成功应用,为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院消化内科在肠梗阻诊疗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我院消化内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探索和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