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时间:2025-01-15 来源:泌尿外科 杨盼 浏览:
分享到:

血尿,即尿液中存在红细胞,是一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发的临床症状,不应被忽视。它可能是泌尿系统小问题的表现,也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预警信号。了解血尿相关知识,对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隐患、保障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血尿的类型与判断

1. 肉眼血尿:这是最容易察觉的类型,尿液外观明显呈红色、洗肉水色或带有血凝块 。通过肉眼即可分辨,一旦出现往往会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比如,当人们在排尿时看到尿液颜色如同鲜血般,或如同洗过肉的水一样发红,就很可能是肉眼血尿。

2. 镜下血尿:这种血尿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需要借助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一般来说,当高倍显微镜视野下每个视野红细胞平均超过3个,就可被诊断为镜下血尿。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尿液时,镜下血尿可能会意外被发现。

二、引发血尿的常见原因

1. 泌尿系统疾病

• 炎症: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等炎症,会使泌尿系统黏膜受到刺激、充血,导致红细胞渗出进入尿液。例如膀胱炎患者,除了血尿,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 结石: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划伤泌尿系统的黏膜,从而引起出血。患者通常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疼痛部位和结石所在位置相关,如肾结石可能引发腰部疼痛,输尿管结石疼痛往往较为剧烈且呈放射性。

• 肿瘤:泌尿系统的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容易破裂出血。这种血尿特点往往是无痛性的,可能间歇性出现,早期很容易被忽视。

2. 全身性疾病

•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使得身体容易出血,包括泌尿系统,进而出现血尿。

• 其他: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长期控制不佳,会损害肾脏血管,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引发血尿。

三、血尿的危害

1. 延误病情:若因忽视血尿,未及时检查诊断,可能导致像泌尿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恶化,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2. 贫血:长期或大量的血尿,会导致身体失血过多,引发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活动。

四、应对措施

1.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血尿,无论是否伴有疼痛等其他症状,都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CT、膀胱镜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2. 遵循治疗方案:根据病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若是炎症引起的,可能会使用抗生素治疗;结石导致的,可能需要根据结石大小、位置等,选择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肿瘤引起的,则需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患者务必严格按照医嘱接受治疗,不要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

血尿是身体发出的重要警报,提醒我们身体可能存在健康问题。重视血尿,及时检查和治疗,才能有效维护身体健康。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