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来袭,脑血管防护锦囊请查收

时间:2025-02-09 来源:重症医学科 杨梅玉 浏览:
分享到:

近期ICU病房几乎每天都要收治数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主要是脑动脉瘤破裂、高血压至脑出血,占病房中病人数的三分之一之多,为什么该类病人会在短时间内剧增多呢?原来跟这骤降的冷空气脱不了关系!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主要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等。在天气寒冷的秋冬季节,由于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出血。

天气寒冷对脑出血的影响

1. 血管收缩:寒冷天气下,人体血管会自然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这一生理反应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了脑血管破裂的风险。

2. 血压上升:高血压患者在寒冷天气下,由于血管收缩,血压更容易失控。血压的急剧升高是脑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

3. 血液黏稠度增加:气温降低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性变差,进一步增加了脑血管堵塞和破裂的风险。

 

脑出血的预警信号

 

  • 剧烈头痛:脑出血通常伴随着突发的剧烈头痛,可能是最突出的症状之一。

  • 意识改变:如昏迷、混乱、迷糊或嗜睡等情况。

  • 肢体无力或麻木:出现肢体一侧或双侧的无力、麻木、瘫痪或失去感觉。

  •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言语困难、理解障碍、面部肌肉麻痹、眼球运动异常、平衡和协调问题等。

  • 呕吐和恶心:有时伴随着恶心、呕吐。

  • 高血压:脑出血常常导致血压升高,可引起头痛、恶心等症状。

  • 心跳加速或不规律:可能伴随心跳加快、不规律和其他心脏症状。

  •  面部或身体肌肉抽搐: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一侧面部或身体肌肉的抽搐。

 

预防脑出血的日常措施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基础疾病,按医嘱合理调整饮食。选择低脂、低糖、低盐膳食,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同时,应戒烟限酒。适当运动:老年人应适当进行体育运动,以改善身体功能和脑血管弹性。在天气较冷时,可选择室内运动,避免长时间处于过低温度中。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降低脑出血的风险。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

  •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脑出血的重要诱因。老年人应按医嘱服药,坚持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定时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确保病情得到最佳控制。

  • 关注天气变化:老年人应注意合理增减衣物,外出或进入寒冷环境中时,应做好保暖工作。头颈部暴露在寒冷空气中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暖措施,以减少对脑血管的刺激。

  • 避免情绪波动:情绪波动过大,如过度兴奋、愤怒、悲伤等,容易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问题时冷静思考,避免冲动行事。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有高血压、 糖尿病 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如脑血管病变、心脏疾病等,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温馨提示:天气寒冷是脑出血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老年人应加强对脑出血的认识,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膳食、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关注天气变化、保持健康的运动频率以及生活作息要规律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脑出血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