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祛湿除热,养生这样做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八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5月21日左右,太阳黄经位于60度。“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
小满之时,各地陆续进入夏季,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25摄氏度以上,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雨水开始增多,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因此,小满节气的到来往往预示着夏季的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要做好“祛湿除热”的准备。
【小满养生五不做】
1、不乱穿衣
此时节气候还不稳定,时冷时热,故小满时节忌乱穿衣。穿衣不能凭心情,光顾美丽不顾健康,热时不能太捂着,冷时不能太冻着,要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保持体温相对恒定,这样人体抵抗力才不会削弱。
2、不吃隔夜生冷食物
小满时节气温较高,湿度大,给细菌、病毒繁殖创造了条件,隔夜食物易变质,生冷食物易损伤脾胃,造成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疾病。
小满时节,很多新鲜瓜果上市,尝鲜是人们必做的事,但瓜果应洗净,不要一次吃得太多太杂,这样尝鲜得不偿失,反而易伤胃肠。
3、不过食肥美油腻
小满是阳气升发的时节,一些高血压、胆囊炎、精神类疾病等慢性病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加重,所以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麻辣等刺激性食物,特别要忌食一些甘肥滋腻、生湿的食物。
清淡饮食有助于调养身心、平缓情志。特别强调,餐桌上时令的野菜不可少,时令菜蔬的天地应时之气最足,有益人体。
4、不贪睡迟起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小满时节昼长夜短,天早早就亮了,人们应见亮就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夜睡可以稍稍晚一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但也不应该晚过11点。
睡子午觉是所有季节都应遵循的规则,小满时节睡好子午觉,有助于护阳养阴,使体内阴阳平衡。
5、不过度运动
“汗为津液”,小满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易耗气伤津,损伤心阴,出现乏力、懒言等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更是伤不起。所以,小满时节的运动不宜过度,运动时让身体出些“毛毛汗”就行了,莫大汗淋漓。
每天坚持午后或傍晚快步走或慢跑个半小时就好,不要久坐久卧,动动才有阳气。
【小满饮食推荐】
1、绿豆——消暑止渴、清热解毒
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等功用,自古以来就以能入药而备受人重视,适用于中暑烦渴、食物中毒、药草中毒等,也适用于降低高血压。以绿豆汤做茶饮,对防治咽喉肿痛、尿黄身痒等属于热证者有效,绿豆皮也叫绿豆衣,其清热解毒的作用比绿豆肉强。
食用禁忌:未煮烂的绿豆腥味剧烈,食后易恶心、呕吐;绿豆性寒,肠胃虚弱、虚寒的人应避免食用;服药期间,特别是服温补药期间,尽量不要进食绿豆,以免降低疗效。
2、丝瓜——清热、凉血、化痰
丝瓜翠绿鲜嫩,是夏秋季节人们爱吃的蔬菜。丝瓜不仅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更高,具有清暑凉血、润肤美容、通经活络、解毒通便、祛风、化痰、行血脉、降血压、下乳汁等功效。
食用禁忌:丝瓜过量食用会导致腹泻,更不能生吃;腹泻者不宜食用。
3、中药祛湿茶饮已上线
选取荷叶、山楂、茯苓等中药组方,清心除烦,清热利湿,冲泡即饮,方便办公室人群饮用。
天气湿热,蚊虫出没,夏日必备【驱蚊香囊、祛湿香囊】皆已备足库存。
另外全新推出的【中药美容面膜---五白散】已上线,详情可至仙居县人民医院中医馆咨询预约。
【小满穴位按摩】
1、丰隆穴
位置:丰隆穴在小腿外侧,膝眼与外踝尖间的中点,也就是外踝尖上8寸的位置,距离胫骨前缘两横指的距离。
按摩功效:丰隆穴是临床“祛痰”的主要穴位,具有祛湿涤痰的作用,配合足三里长期坚持按摩能清除浊湿。
2、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位于小腿的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穴相对。
按摩功效: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有健脾益气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的功效。
3、足三里穴
位置: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按摩功效:作为健脾胃的第一要穴,足三里穴对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均有效果。按摩足三里穴可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