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生手记之----亚硝酸盐中毒
今天,我接诊了一位75岁的老年女性患者。午后就诊,主诉为头昏伴恶心半小时。患者精神极软,呼吸、心率快,血压正常下限,经皮血氧饱和度80%左右。口唇、面色、指甲极度紫绀。给人第一感觉就是病情很重,但一时又不能确定病因。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发现,患者为突发起病,中午曾进食咸鸭蛋及面条,无头痛发热、咳嗽咳痰、胸腹疼痛、无腹胀腹泻。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于是给予吸氧补液等一般处理,通过血液及头胸影像学检查,没有实质性的发现。同时高流量吸氧并没有改善紫绀,患者还是头昏、恶心感。
再次仔细询问病史,同时进餐者有一人有相同症状,程度较轻,所以未就诊。至此,想到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是合情合理也是必须的,及时给予亚甲蓝针。半小时之内紫绀消失,氧饱和度迅速回升,症状缓解。
亚硝酸盐中毒形成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又称为“肠源性紫绀”。一般见于一次性进食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在肠道被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吸收入血后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正常的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皮肤粘膜紫绀。
在急诊每年都会碰到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例。患者往往就诊比较急,主诉很杂,从头昏恶心、呕吐,胸闷或者腹痛、腹泻都有,就诊时间多在餐后1到2小时内。查体会发现患者皮肤口唇,指甲发绀明显,全身缺氧,甚至出现休克的表现。
其实,亚硝酸盐中毒不仅见于进食大量腌菜后,也可见于进食那些经过烹调并存放较久的熟菜,还有胃肠功能紊乱时期(如便秘时)进食大量叶菜类食物。亚甲蓝做为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药,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我们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特别是对于儿童及老年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将危及生命。
泮飞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