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享:碘海醇外渗的处理
碘海醇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是一种含有三个碘原子的非离子水溶性造影剂,其药理作用为x 光及CT 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CT 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 但是在CT增强扫描检查中,必须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人体静脉造影剂注射,但部分病人静脉差,加之静脉快速,很容易导致药物外渗,一旦漏于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及坏死。
普外科近阶段曾发现2例碘海醇注射后外渗至上肢肿胀明显,经积极处理后患者基本上在3天内肿胀消退,没有出现明显疼痛及坏死现象。现将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液,用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造影剂外渗时由CT室人员告知病房护士,立即用50%硫酸镁+地塞米松5mg湿敷,外用保鲜膜包裹,干燥后随时更换,也可使用土豆片加地塞米松外敷,直至肿胀消退,一般需要2-3天。(3)嘱其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渗出。(4)做好心理护理,药物外渗后一般病人存在肢体疼痛感觉,加上局部肿胀范围较广,病人多存在紧张焦虑心理,护士一定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减轻病人紧张心理,也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潘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