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原因不明 原是小小蜱虫作怪

时间:2013-05-09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近日,十二病区收住了一位60岁左右的老年女性患者,入院后反复寒战高热,根据病人各项检查以及临床其他表现,医生考虑非炎症性高热。结合病人情况,考虑是否有虫咬等可能,经反复询问,病人早5天前有到田里耕作的情况,医护人员仔细查找病人皮肤,终于在病人左侧腋窝下发现了一只小小的蜱虫,经处理后,病人第二天症状便改善了。原来真的是这小小的虫子在作怪。
    蜱虫,是能够寄生在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性寄生虫,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蜱虫体形芝麻粒儿大小,掉到人身上后会往身上钻,用头部钻入皮肤,在吸了血之后能够红豆那么大甚至更大。
    蜱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物质,再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所以对人或动物叮刺吸血的时候,并不会有疼痛的感觉,但会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处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炎等疾病。
    一旦被蜱虫叮咬千万不可用手强拔。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在找不到酒精时可用罗浮山百草油、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不要生拉硬拽,以免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找不到酒精可用罗浮山百草油,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注意千万不要在被咬时用水冲它)。
                                                                                莫寒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