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努力的人
她叫郑巧巧,一个看上去柔弱乖巧、温顺善良的女孩,是我院ICU的一名普通护士。十五年前,她从台州卫校毕业,从一个对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单纯学生,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护理经验丰富的ICU专科护士,直到成为今天的ICU副护士长。
说起工作经历,巧巧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只不过一直都很努力。”是的,她一直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有努力就能成功。她的上进和吃苦耐劳精神被领导看在眼里。1998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她被派往浙医一院ICU进修,回来后协助我院创建ICU,这一干就是14年。14年的ICU护理工作,让她爱上了这个整天与危重病人打交道的病区,更让她体验到了作为护士的价值。长期以来,她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她满腔的热情,把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用娴熟的的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得到了领导、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和“护理操作能手”等荣誉称号。
谈到个人事迹,她谦虚地说:“我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先进事迹,我所做的一切每一位ICU的护士姐妹们每天也都在做,是作为护士应该做的事情。”
进入ICU治疗的病人,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和大手术之后的病人,病种多,病情复杂,所以对护士的业务素质要求极高。不但要运用各种先进仪器对患者进行实时观察和严密监护,还要能及时捕捉和判断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更要能从容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忘了是哪一年的事了,只记得是一个5岁的溺水患儿,生命垂危,高度浮肿的身体根本看不见一根细小的血管,怎么办?请麻醉科医师留置深静脉导管吧,可当时没有儿童型号的深静脉置管,几次穿刺都不成功。没有静脉通路就等于没有生的希望,怎么能就这样任凭幼小的生命在我们眼前夭折?医生和家属都焦急万分。这时候,郑巧巧果断地说:“让我来试试!”只见她从容地准备好物品,凭经验判断好穿刺位置,用18号动脉导管进行了股静脉置管,见到回血,成功了!看着生的希望从导管中源源不断地输入患儿体内,她感到非常欣慰,自己平时练就的过硬的基本功在关键时刻起到了作用,这就是护士价值的体现啊。经过ICU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患儿得救了,后来患儿父母多次带着孩子来ICU看望医护人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巧巧说这是她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自己也曾为这份感激付出过。
除了抢救,重症患者繁杂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在ICU更是家常便饭,脏、累、苦、压力大几乎是ICU工作的代名词。记得建科没几年,本院一位外科老医生患肺癌手术后住进ICU,恢复期排痰困难。每次,郑巧巧给老医生做完雾化,都不厌其烦地为他叩背,拿纸巾清理痰液,递水帮助他漱口,细心地让旁边的家属以为他们是家人。一次,当她做好一切转身要离开时,老医生拉住她,对她竖起大拇指说:“这样的护士才真叫好!病人最需要你这样的护士,小姑娘,好好干吧!”当时她很开心,能得到一位老医生的认可,让她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了动力,也让她明白,无论多简单的治疗或护理操作,都要用心去完成,都要拿病人当亲人对待。
患者的认可就是郑巧巧工作中不竭的动力源泉,每每听到患者家属说“我回去了,交给你了”,“今天你管床啊,我们放心!”“你也坐会儿休息一下啊”!一份责任、一份理解、一丝温暖就会在她心里开满幸福之花。
记得ICU开科第一年收住过一位老慢支患者老熊,呼吸机治疗和全天不间断的悉心护理使老熊很快好转出院,老熊说他对巧巧的护理特别满意,让人感觉温暖得象亲人。此后的几次发病,尽管病情不需要住ICU,但老熊都坚持不去别的病区,他说,他希望得到郑巧巧的护理。直到现在,在街上遇见老熊的儿女们,他们都会很客气的打招呼并向旁人介绍说:“这是人民医院的ICU护士巧巧,她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过我爸爸。”
除了临床护理,巧巧还是科主任、护士长的好帮手,同事信任的好姐妹。凭着对ICU护理岗位的热爱,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丰富的临床经验,她在ICU担任护理责任组长和专项质控组长,协助主任和护士长做好科室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等级医院复评的准备时期,毫无怨言地加班加点、甚至把工作带回家,为保证和改进护理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每次护士长出差时,都会放心地把科室工作交托给她。她还承担着护理带教的工作,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新护士、实习生。利用休息时间查找文献、收集数据、制作课件,力求传达最佳最正确的知识。年幼的儿子因为她减少了陪他的时间,经常嘟着小嘴抱怨:“妈妈老是做作业,不陪我玩,不乖!”
“努力是人生最美最不逊色的风景”,这是郑巧巧的人生信条。她常常说:“与其圈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练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这就是郑巧巧,一个通过努力不断成长不断进步的ICU护士。 ICU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