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模拟演练,我参与了!

时间:2013-05-22 作者:宣传科 浏览:
分享到:
    5月13日,我上观察班,分管抢救室病人。下午2点,急诊抢救室里住满了病人,3床是个使用呼吸机的呼衰病人,要护送ICU住院,因为病情危重,又要一路挤压呼吸囊,我安排自己护送,让组员留守抢救室。与ICU交接完病情后,回到科室,时间是2点40分左右。
    急诊大厅分诊台站着好多人,有医教科、护理部的领导,也有科室医生护士,一进护士站,正纳闷间,张护士长立马就说:“芳芳!接到120通知,在仙药路地段发生建筑物倒塌,10余个农民工受伤,3~5人重伤,你快去抢救室准备并分流病人,加班人员已通知!”“是!马上准备!”抢救室里已分流了4个病人,准备了满满一车的清创物资,每个输液架上都已挂上了林格氏液。我跟王坚芳把1床的病人移到隔壁观察床的时候,抬眼发现在家休息的雅琴跟玲梅急匆匆赶到了科室。
    群体伤靠急诊一个科室有时候会显得力量单薄。急诊科两位主任马上电话通知各个科室,骨科、普外科、脑外科、ICU、口腔科、麻醉科等各科室都以最快的速度抽出科室的精英陆续赶到急诊科。
    在病人到来的10分钟内,急诊分诊组人员分诊工作安排就绪。1号推车(病人)分配1号医生和护士,并在医生、护士的白大衣胸前贴上醒目的1号数字,1~10号病人,每个病人都有1名医师和护士分管,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1号是个多发伤的病人,血压90/60mmHg,心率110次/分,呼吸20次/分,胸腹疼痛剧烈,神志清楚。护士马上接上监护仪,鼻导管吸氧,3升/分,建立静脉路!留取血标本。一旁的潘医生边询问病史,边查体。送检血常规,就在所有人分秒必争进行诊疗工作时,“血压80/40mmHg!血色素9克。”病情演变实在太快了!护士立马建立第二路静脉路,医生下了口头医嘱:“使用止血剂!胸带包扎,准备导尿,普外科会诊!备血。”3个护士分头去执行医嘱。“血压70/40mmHg,休克无法纠正怎么办?”上血代,多巴胺180mg走10ml/h,微泵维持。大量补液后,休克仍继续存在,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x109/L。建立第三路静脉路,输血4u,血还没输上去,病人突发室颤心律,潘医生心脏按压,护士玲梅除颤,我拿呼吸囊辅助通气,护士雅琴通知麻醉科。所幸的是一次就除颤成功了,病人饱和度95%,改为鼻导管吸氧,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突然抢救室里停电了,马上查看机器设备,使用自备电,应急灯,通知电工……
    急诊科抢救室被浓厚的严肃紧张气氛笼罩着。好多病人家属纷纷在门口围观,看着大家紧张忙碌的身影,他们也跟着焦急。一个40多岁的大姐看见抢救车上的模拟人后,才松了口气说:“原来你们在模拟演练啊!”是的,这是院部组织的一次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模拟演练。
    演练继续进行。考核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设了一个又一个关卡,关键是要看医生护士的反应能力以及急救水平,以至于在碰到真实病人时可以沉着冷静!病情稍稳定点,需要转入重症监护室,准备好所需用物后,护送病人的途中病人突发呕吐,面唇青紫,这时候,脚踏式吸引器发挥了作用,马上吸除口腔内分泌物,使用呼吸囊直至病人饱和度上升至正常范围。一行人终于把病人安全送至ICU,整个考核算是结束了。
    分管院长,医教科、护理部领导,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对整个演练过程做了总结,指出了不足之处,也肯定了成绩。
    此次演练事先没有通知,原以为是真实的群体伤,个案演练人员也是随机组合,最能体现急诊科的急救水平!一次演练,对我们来说是就是一次实践,一次提高。我很高兴,我参与了!   徐芳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