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专家:肾脏保健有六大误区
专家名片:暨利军,肾脏内科主任医师,医教科科长,内二科主任兼血液透析中心主任。浙江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分会委员;浙江省透析质量控制中心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台州市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仙居县“十大名医”;仙居县第五、六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台州市重点培育学科和仙居县重点学科带头人。擅长各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技术、经皮肾脏穿剌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等。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肾脏的功能很强大很神奇,人们的健康与这些功能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肾脏保健知识,但也容易走入许多误区。
误区一:中医补肾,不伤肾!
补肾是许多人崇尚的养生理念,不少人以为,补肾就是补肾脏。这是一个误区,其实中医学所指的“肾”,只是一个功能学概念,包括了现代医学的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功能和泌尿系统功能的综合功能。而现代医学所指的“肾”,则是指实实在在的肾脏。肾脏担负着清除体内毒素、废物及过多的水分的重任。此外,它还协助机体控制血压、调节电解质浓度、产生红细胞等。一旦肾功能受损,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误区二:大鱼大肉,营养好!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重视蛋白质的摄取是应该的,但这不代表“高蛋白食物吃得越多越好”。健康人群通过均衡饮食,就足以补充每日所需的蛋白质。但现在很多职场人士经常应酬,大鱼大肉,导致蛋白质摄入量超标。专家提醒,长期的高蛋白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使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且营养过剩还可肥胖性肾病、尿酸性肾病等,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
误区三:天天老火汤,会养生!
南方人有“无汤不欢”的习惯,吃饭时多爱喝碗老火汤。其实老火汤一般都加入不少肉类,且煲上两三个小时。长时间熬制,大量的嘌呤会溶解到肉汤中。经常喝嘌呤过高的老火汤,会造成尿酸在血液中堆积,尿酸含量升高,既容易导致痛风,也会损害肾脏。因此不建议天天喝老火汤。
误区四:经常憋尿,喝水少!
不少人因为工作太忙常常憋尿,喝水少。殊不知,憋尿过久容易导致膀胱压力升高、膀胱压力反射紊乱和逼尿肌功能下降,或者影响输尿管-膀胱抗反流机制,导致尿液反流,容易并发肾盂肾炎、肾功能损害。因此,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忘了多喝水,勤如厕。
误区五:饮食偏咸,胃口好!
许多人,特别是老人口味偏咸。要知道,我们饮食中的盐分 95%是由肾脏代谢的,吃得过咸,肾脏的负担自然加重。再加上盐中的钠过量摄入,会令人体的水分不易排出,又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肾脏功能的减退。同时,饮食过咸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因肾血管硬化,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因此建议普通人群,每天摄盐量控制在6克以内为好。
误区六:中药安全,毒性小!
我们常说中药副作用小,但并不意味着所用的中药毒性都不强大,相反有些中药的毒性更大,甚至会导致肾衰竭,所以我们一定要提高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90年代中期,比利时医生首先发现,相当数量的“肥妞”、“胖嫂”在无所禁忌地服用减肥中药后发生急性肾衰,由此提出了“中药肾病”的概念。经研究表明,中药木通、厚朴、粉陀已、细辛中含有的马兜铃酸能导致肾小管及间质、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及低渗尿。此类患者临床初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衰,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成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而这些患者的治疗极为困难,往往逐步走向终末期衰竭。还有许多江湖医生打着“偏方”、“验方”的旗号,滥用中草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尿毒症,对此必须提高警惕。
暨利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