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仙红:“半危险”职业里的守护天使
“啪”地一声,治疗盘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原本安静的病人一阵莫名的躁动,挥舞着四肢乱抓乱踢,整理着治疗盘的责任护士挨了重重的一脚……神经外科病房里,五十多岁的老周,在病床上像个孩子似的喊着:“不要打针,我要回家!”
“打了针,病看好了,就可以回家了啊!”责任护士忍住被踢的疼痛,耐心地解释着。或许是因为想回家了,床上的病人安静了一些,趁此间歇,护士快速地做好了核对,拉过了病人的手,就那么轻轻地一拍,一戳,一贴,一根留置针就打好了。动作娴熟,干练坚决。
这名护士就是潘仙红,仙居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管护师,1991年毕业于台州卫校,参加工作至今,她一直在仙医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爱心、细心、责任心展现着一名白衣天使的风采,她用心呵护每位患者,为患者提供全过程优质服务。并因为工作出色多次获“优秀带教老师”、“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
潘仙红在神经外科,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半危险”职业的工作岗位上,已经整整工作了将近二十个年头。因为颅脑疾病的特殊性,在疾病恢复的过程,要很慎重使用镇静剂。所以神经外科的病人经常处于易躁狂状态,会做出很多打骂医务人员,甚至咬人的反常举动。神经外科的护士,几乎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上述的老张就是其中的一个病人,记得刚入院那天中午,送到神经外科急诊手术的老张浑身是血,人也神志不清,不能自主呼吸,大小便完全失禁。刚要下班的潘仙红二话不说,马上仔细地为病人评估生命体征,清除身上的污物,一点点擦去身上的血迹,更换上了干净的病号服。为手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屋漏偏逢连夜雨,潘仙红至今难以忘记,老张手术后的转天凌晨1点,医院停电了。抢救室里只能靠烛光照明,病房里有两个危重的病人,一个就是老张,已经气管切开了要及时吸痰;另一个病人气道堵塞需要请麻醉科会诊协助气管插管;还要为手术室即将回病房的需要呼吸机的病人做好准备工作。没有电了,自动吸痰器就不能用,老张喉口的痰鸣音越来越响,潘仙红一边协助医生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工作,一边给老张反复拍背,再用针筒一次次地把痰夜给抽吸了出来。寒冬的深夜,供电两个小时才恢复正常。潘仙红早已忙碌得汗流夹背,但抢救室里的病人在潘仙红的细心照顾下,生命体征一直平稳。
对于老张狂躁时的粗暴行为,很多人都问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无缘无故被病人打,是否会觉得委屈?潘仙红说,“我们都习惯了,那是他们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的不自主行为,等到他们自己清醒的时候,对自己所做的一些事情完全忘记了,你还能和一个没有正常意识的人计较?”
神经外科多危重、昏迷、瘫痪、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精神异常和大小便失禁的病人,频繁地更换床单、必要时就给病人吸痰、每两个小时的翻身拍背,随时处理大小便,给已经发臭的压疮病人换药虽然都是一些琐事,但在人员缺乏的情况下,一个人管着十几个病人,基础护理的量实在太大了。但是潘仙红从未有过抱怨,从未对工作有过丝毫的懈怠。甚至有的时候正给气管切开的病人做着吸痰护理,一不小心,痰液就“噗”喷在了她的脸上,家属在旁边都不好意思,坚持让她先去洗洗,她洗了脸继续像没事发生一样继续做护理,还安慰他们说:“没事,我们都习惯了。”
医院里还时有一些“三无”人员被送到神经外科,衣裳褴褛,她也不嫌不弃,把他们梳理得干干净净。昏迷病人因为不能自己进食,口腔内积满痰痂污垢,张开口发出阵阵腐臭,令人恶心,她也毫无畏惧,细心地用镊子一点点地将病人口腔内的痰痂清除干净。
“她为人低调,不张扬。能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看似平常,贵在坚持。做好一件事是容易的,她的能耐在于把每件事情都处理得很好。”护士长王均芳说起潘仙红,眼神里充满了肯定。
神经外科的病人病情急,变化快如“过山车”,一分钟前还好好的,一分钟后就有可能发生脑疝而生命垂危了,这样病情观察难度就要求非常高,需要专业人员有强烈的责任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真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有时候,因为你的仔细,就拯救了一条生命。
记得有一次,一个病人无意中跟潘仙红表达自己脚痛,本是因为脑外伤来看头痛的,很少人会再去留意脚痛的毛病。但是潘仙红仔细观察后发现,病人感到疼痛的一只脚有明显的肿胀,她马上就想到会不会是静脉血栓形成?并敏锐地感到了其中的危险性。静脉血栓是什么?它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着血流流动到哪里卡了,哪里就被栓塞导致细胞坏死,可以快速地引发致命的危险。潘仙红迅速报告了医生,随后的下肢B超检查证实了患者的下肢存在静脉血栓,通过正确的诊疗处理,最终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潘仙红业务基础扎实,而且肯吃苦耐劳。在重病人抢救中她的心理素质非常好,反应迅速准确,对病情变化她也都能观察得非常细微,神经外科非常需要这样的优秀护士!”科主任娄伟宏这样高度评价潘仙红的工作。
工作上得到了同事们一致认可的潘仙红,对于家人,她却深感愧疚。长年累月繁忙的工作,让爱人和女儿都难免有所抱怨,尤其是女儿只有9岁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接送,得步行穿过县城好几条车水马龙的街道去上学,尽管有千万个不放心,但她的工作性质注定不能象其他家长那样按时接送自己的孩子,她只能一遍遍叮嘱女儿各种注意事项,一次次用坚定而慈爱的眼光鼓励女儿:“妈妈相信你一定能行!”好在,女儿在母亲的影响下渐渐地长大,也更加独立和优秀,目前在县城的重点中学就读,成绩名列前茅。
与潘仙红交谈过程中,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做什么,大家都是这样做的。”问她这样的工作干得累不累时,她也说“习惯了”。
习惯了肩负的责任,习惯了温和的态度,习惯了工作的劳累,习惯了无私的奉献……就是那种低调的习惯,让我们看到了神经外科那名守护天使散发出来的璀璨的人性光芒。(应美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